今天是

鄂州市交通运输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索  引  号: 011217651/2016-280304 发文字号: 发文日期: 2016年08月26日
发文单位: 鄂州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日期: 2016年08月26日
主题分类: 其他 效力状态: 有效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交通运输厅的正确指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支持下,我局以建设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重要节点城市为目标,紧抓省委省政府建设“祖国立交桥”和鄂州实施“一改两化”、“五个城市”战略机遇,以解决问题和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导向,坚持先试先行、统筹发展,全力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市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6.46亿元,占年度目标12.78亿元的51%。其中: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5亿元,普通公路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4亿元,水运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36亿元,站场物流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2亿元。
  上半年累计完成公路客运量1065万人、周转量62000万人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长-4.68%和-2.56%;完成水路客运量32万人次、周转量302万人公里,同比增长4%和3%;完成公路货运量689万吨,周转量158000万吨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长3.36%和4.44%;水路货运量307万吨、周转量16000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5%和5%;完成港口吞吐量1140万吨,同比增长5.1%。同时,各项体制机制改革稳妥推进,行业管理日趋规范,安全生产态势平稳,交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有效,全面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工作目标。
  (一)抓项目建设,完善综合交通体系
  一是重大交通项目如期推进。鄂咸高速项目施工图设计已基本完成,用地协议、挖沟放线、土地平整等工作进展顺利;主城区综合客运枢纽站项目已完成了项目的土方量和桩基静载试验,完成了C15商混垫层70%的工程量;铁山至东沟一级公路鄂州段主线施工便道已铺筑3.5公里,完成钢栈桥1座,长港大桥工程已完成桩基部分;G106鄂州城区至分水岭段一级公路项目委托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进行二阶段施工图设计,正在办理用地报批手续。
  二是公路大中修项目加快实施。省道铁贺线子坛至谢埠段路面大修工程稳步推进,已累计完成货币工程量2040万元;铁贺线下柯至沼山段路面改造工程进度加快,已完成货币工程量约1000万元;葛店G316国道(北四号路-北八号路)2。1公里大修工程,目前已完成施工招投标,计划8月份动工;省道汽李线樊口转盘至吴楚大道段(旭光大道)改建工程,正开展招标工作,计划8月份动工;牛石至公友路面改造工程路面大修工程,拟对该线路按二级公路标准实施建设,现正开展施工图设计。
  三是物流站场建设进展顺利。武汉新港三江港区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已投资2.3亿元,完成变电平台桩基8根、引桥桩基57根以及码头项目监理工程;湖北星丰金属资源有限公司废金属加工项目码头,基本完成2个泊位码头平台、固定引桥部分;葛店港区南山集团码头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华中国际智慧物流城、湖北长江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展示区、鄂东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已启动征地拆迁工作,办理用地手续。
  (二)抓体制改革,释放交通发展活力
  一是做大做强交通投融资平台。依托现有交通资金资产,加强管理,稳健经营,努力创新,实现经营效益稳步增长,上半年,交投公司实现经营收入650余万元。依托项目、依靠政策,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和政府补偿资金,以“鄂州综合客运枢纽站”为基础包装的“鄂州市城市枢纽停车场项目”已纳入国家发改委2016年第二批专项建设基金,省国开行已安排4000万元贷款。葛华客运站申报保障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到位无偿资金1500万元。与鄂州中行通过流动资金贷款的形式已达成5000万元贷款意向。与农发行鄂州分行衔接,储备PSL公路项目,正在完善PSL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待条件成熟时申请政策性公路项目贷款。首次采用PPP模式融资1.8亿元建设黄石(铁山)至鄂州(东沟)一级公路项目,为交通工程建设资金拓宽了渠道。
  二是全面推进法治交通建设。继续深入推进交通行政审批改革。在全省通用权力清单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对内容相近、设置过细的事项进行了合并,经清理调整,我局共梳理行政职权事项183项;在交通系统内首次探索推行“廉政阳光法治建设”联合督察,完成全省“两法对接”信息平台案卷录入工作,接受检察部门对交通执法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加大执法队伍培训力度,加强市政务服务中心交通行政审批窗口的服务与管理,以被省厅列为交通综合执法信息平台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智慧交通”建设,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三)抓行业监管,打造平安交通环境
  一是扎实开展“平安交通”创建活动。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平安年”、“平安交通”创建、安全生产月、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百日行动、长江非法码头整治、防汛抗灾等活动,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重点抓好“四客一危”、渡口渡船和公路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我市道路运输和城市公交客运未发生一起死亡2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辖区内水上安全连续保持36年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我局连续六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安全生产红旗单位”荣誉称号。
  二是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上半年,运管部门共出动执法车辆504台次,稽查人员3945人次,查扣非法营运车辆270台,驾驶员无从业资格证90起;客管部门先后开展四轮交通秩序综合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938人次,查处违规车辆805台次,不断提升我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公路路政部门以“路政宣传月”为契机,启动新一轮联合治超,全市共检测车辆5780台次,处理超限超载车辆1100台次,卸载23000 吨,超限超载势头得到明显遏制;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大力开展长江沿线非法码头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全市41个非法码头已全部取缔,货场内砂石只出不进,逐步清空,从根本上防止了反弹回潮现象。
  三是深入开展工程质量监督活动。交通质监部门紧盯关键节点,积极组织“品质工程”创建活动,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对在建公路、码头、站场等项目质量安全进行了巡查。上半年组织巡检抽查30余次,查纠各类质量安全管理问题23个,全部督促整改到位。着力加强农村公路质量安全监管,主动介入新建通村公路质量安全监督,要求开工必须有监理人员到场,加强技术指导,上半年完成农村公路路基验收50公里,工程合格率98%。
  (四)抓惠民工程,提升交通服务能力
  一是加快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抓紧交通民生工程的实施,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上半年,全市共新建通村公路43.333公里,在建通村公路12.96公里,加强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和全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完成葛湖一级公路、司燕线波形护栏的安装和涂镇雷咀村进村公路安防工程,完成新庙镇水月村村内循环路工程,积极推进泽林杨家洲危桥改造,进一步提升全市农村公路通行能力;推动建立农村客运发展长效机制,争取市政府下发《农村客运发展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农村客运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规范农村客运油补申报,完成3条线路、19台客车道路客运公交化改造。
  二是加强塑造公共交通品牌新形象。为进一步改善市民出行环境,打造便利、快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树立良好的城市公交行业形象,我局积极参与全市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百日会战”行动,重点整治公交车、出租车违规经营和不文明行为,着力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出行难问题,调整公交线路班次,延长线路运营时间,积极推动公交线路进驻梧桐湖新区,及时增设“夜间公交专列”为学子安全护航;在全市城市公交行业开展服务春运暖冬行动、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出租车行业道德讲堂、义务献血、免费接送高考学子等活动,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至6月,城市客运行业涌现拾金不昧好人好事就达360起,其中拾到归还乘客现金66000余元,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五)抓作风建设,塑造廉洁勤政队伍
  一是强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四个自觉”基础上继续践行“三严三实”,敬终如始般抓好专题教育后阶段的工作,确保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常态化、长效化;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开展以“践行《准则》《条例》、做遵规守矩党员”为主题的第17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讲党课搬到基层一线党支部,向党员和群众广泛征求意见,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着力解决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二是强化履职尽责督查活动。围绕交通重点项目,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定效的“四定”机制,印发了《2016年交通运输重点工作责任分解的通知》,每位局党组成员挂点一个重点项目,负责抓好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安全和廉政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全体干部职工坚持从群众最希望办、当前能够办好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以实际行动推动履职尽责的有效执行,履职尽责守规矩,创先争优当表率;坚决贯彻执行《湖北省行政问责办法》,不定期组织调研督导,开展明察暗访,将检查情况及时向全系统进行通报,并在年终考核中“结硬账”。
  (六)抓防汛救灾,发扬敢打硬仗的交通精神
  6月下旬以来,我市连续强降雨,长江、内湖的水位快速上涨,辖区内公路多处积水塌方,渡口渡船全线停航,防汛救灾形势非常严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防办的统一部署下,局系统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抢险工作,共出动防汛救灾人员6400余人次,防汛应急车辆635台次,机械设备410台套,调集车辆470台次、船舶109艘次,积极参与全市各项防汛活动。其中,分别组织了100人抢险突击队,先后到四海湖、三山湖、梁子湖磨刀矶、车湾港等处筑堤抢险,全力支援当地防汛工作。组织了50余名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昌大堤和水库的巡查、值守,确保堤坝安全渡汛。特别是 7月3日省道阳枫线球团矿段路面严重积水中断交通,公路部门每天安排200余人,上足机械设备,采取围堰、抢排、堵漏等措施,经过4个昼夜的奋战,终于抢通了该路段。我们交通人以精准有力的举措、持续奋战的作风,为全市防汛救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再一次展现了交通干部职工“拉得出、过得硬、能打仗、打胜仗”的精神风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工程建设进度不快。交通工程建设任务重、资金不足,再加上地方财力有限,配套资金没到位,严重影响交通建设项目进度;一些重大项目如鄂咸高速、106国道鄂州城区至分水岭段一级公路、葛华新城客运站等,前期工作复杂,协调难度大,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动工建设;上半年雨水多,葛店316国道大修工程、旭光大道改建工程、牛石至公友路面改造工程等公路大中修起步晚等原因,导致交通投资规模不大,部分工程建设掉产严重。
  (二)项目资金筹措不够。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冲击尤为严重,突出表现在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我市交通项目筹资主要依靠交投公司的经营收益和银行贷款,但交投公司目前资产规模较小,银行融资难度加大,交通建设资金保障明显不足。特别是部、省对交通项目采取定额补助加地方配套的方式,而区级政府财政资金短缺,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导致交通建养项目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三)灾后重建劲头不足。今年水灾给交通带来巨大损失,各单位迅速进行核灾、报灾、救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检查,修复水毁公路桥梁。但在跑省进京汇报灾情、争取项目上还不够积极主动,急需谋划一批灾后重建项目,弥补洪涝灾害对交通带来的损失,确保取得防汛救灾的最后胜利。
  (四)交通改革力度不大。随着交通行政职下放到八大新区,缺乏事中事后的监督措施;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还没真正做到“三集中三到位”,行政效能有待提高;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进度不快,智慧交通建设、节能环保运输装备应用、新能源汽车推广等方面远远不够,都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实现交通运输持续健康发展、绿色发展。
  (五)运输市场不够规范。运输企业和经营者的服务水平急需提高,市民因服务质量问题而投诉的现象时有发生;非法营运的“黑车”屡禁不止,扰乱了正常的运输市场秩序;超限运输有反弹势头,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有待进一步加大治超执法力度。
  (六)干部素质不够全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面临的形势在不断变化,如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在鄂州落户,临空经济的发展势必给我市交通行业带来新的机遇;物流产业的兴起,鄂州由钢城经济向港城经济转变,交通干部如何适应新兴产业经济形势。交通干部应加强现代经济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扩大新科技、新知识在交通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进一步转变作风,克服工作中部门之间、科室之间相互推诿、不愿干事、不敢担当、得过且过的现象,不断激发干部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激发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干事热情,在系统内掀起“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新高潮。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下半年,我们要下定决心,明确目标,再鼓干劲,再加措施,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
  (一)敢于主动担责
  一是要担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加大项目督办力度,全力推进鄂咸高速实质性开工,督促项目业主尽快完成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处理好基本建设程序到位、解决征迁土地等问题,早日形成实体工程形象进度。对在建的铁山至东沟一级公路、鄂州主城区客运枢纽站,武汉新港三江港区一期综合工程等项目加大督办力度,充分调动和发挥项目参建单位的积极性,切实做到工地施工不断、机械设备不歇、管理不松、标准不降,奋力冲刺,保质保量保安全保目标。加快推进G316葛店段、铁贺线下柯至沼山段和子坛至谢埠段、牛石至公友公路、旭光大道等大修工程,以抓铁留印、踏石有痕的精神,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二是要担负交通工程质量监管的责任。进一步建立健全交通工程项目领导挂点负责制和目标考核跟踪问效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日常考核,突出工程监督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工序,运用事前预控、事中检查、事后复查等措施,督促从业各方全面履行质量职责,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和进度。继续推行“一线工作法”,牢牢抓住工程现场,加大指导、督办和协调力度,确保工作落实到实处,促进重点项目建设保质保量快速推进。突出抓好现场质量监管,在对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选择上,坚持市场化运作、制度化管理、法制化监督。
  三是担负运输行业管理的责任。深入推进城市客运秩序综合整治工作,切实提升公交出租车服务水平和行业整体形象;加大“打非治违治超”打击力度,规范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强化港口码头监督和水上运输执法,着力清理整顿长江沿线非法码头,防止死灰复燃,切实保护好长江岸线资源;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时期的安全监管,加快“平安车船”、“平安港站”、“平安水域”、“平安工地”的示范建设。
  四是担负推进法治交通建设的责任。交通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法治交通建设,落实领导责任,强化组织保障,树立法治思维,增强依法办事能力,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和“法治单位”创建活动,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法治单位创建合格率达90%以上。加强基层法治保障,完善执法执勤办案制度和执法全程记录制度,推进执法文书填制规范化。科学配置执法力量,人岗匹配,充实一线,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救助能力。
  (二)勇于破解难题
  一是破解前期要素制约的难题。根据现有政策规定,交通项目建设开展前期工作要完成近十几个专题,需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特别是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后,我市用地指标少,对交通项目特别是公路建设项目推进影响很大。为此,我们要主动寻求支持配合,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和省厅汇报,进一步加强与国土、环保、林业、水务、规划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多方面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实现多个环节同步推进,对正在开展前期的项目通过科学安排、合理交叉来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时间周期,全力抓好项目前期的攻坚战,推动项目落地建设。
  二是破解项目建设融资的难题。一方面,加大跑部进省力度,抢抓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建设战略和灾后重建政策契机,积极谋划项目,积极核灾报灾,向上争取部、省有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加强与发改、财政、住建等部门沟通协作,多途径争取交通建设项目和资金,积极争取各区政府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和农村公路建养管资金。另一方面,做大做强交投公司,不断增强交投公司的筹融资能力和资金保障能力,积极与国开行、农发行等银行联系协调,吸引和争取各金融机构加大对交通建设的信贷支持;同时,加大交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投资我市交通建设,鼓励民间资本、社会投资采取PPP等多种形式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破解交通综合改革的难题。交通各项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公交行业改革,创新公汽公司体制机制,加快组建公交集团,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推进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建设,探索农村公路日常大中修养护新机制,加强农村公路行业管理。抢抓国家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城市配送等政策机遇,指导运输企业从传统运输向集约型、环保型、节能型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四是破解交通扶贫攻坚的难题。我们要坚持交通扶贫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村相结合,因地制宜,分步分类,在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中,大力实施“四大工程”,即窄路面拓宽工程、危桥改造工程、生命防护工程、具备条件的撤并村通畅工程,积极谋划灾后重建项目,进一步完善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计划。充分发挥自身行业的优势,迅速补齐短板,加快完善农村交通硬件设施,巩固村村通客车成果,调整优化农村客运班线,推进有条件地区实行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建立健全服务保障、资金奖励等机制,实现“村村通客车”长效化运行。加快农村物流发展,争取地方政府加大对农村物流的投入,推进交邮共建,充分利用农村客运班线资源,建立完善镇至村的末端配送网络,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三)全面实现目标
  一是要圆满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尽管上半年我们实现了“双过半”的目标,但下半年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交通行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要紧盯全年目标,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情绪,加大建设投资力度,规范运输市场秩序,强化运输安全监管,引导交通运输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确保完成全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客货运量等经济指标。
  二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制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基层党建“五个一责任制”。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培育交通特色行业文化,提高交通职工文明素质。
  三是要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管党,深入推进“主体责任问责年”活动,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积极开展“五个专项治理”活动,强化党内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持续纠正“四风”,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和“一票否决制”,把握运用“四种形态”,提高监督执纪实效,营造一种风清气正交通运输环境。
  四是要深入开展履职尽责督查活动。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突出倾向性问题,加大明察暗访、监督检查和查处力度,切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广泛征求意见,坚持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查处问题、解决问题贯穿始终,加强整改和落实,确保“两个责任”落地有声、落地生根,实实在在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39  ICP备案:鄂ICP备05017375号
主办:鄂州市交通运输局   联系人:办公室 联系电话:(0711)3223922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吴都大道69号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