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省民建:
贵单位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武鄂交通同网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提案中对武鄂交通同城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非常深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大力推动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交通发展。市委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锚定“武鄂同城,城乡融合”发展目标。武鄂同城,交通先行。武鄂交通一体化发展成为推进武鄂同城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市紧扣武鄂交通一体化发展目标,积极与武汉市交通部门及东湖高新区对接协调,大力推动武鄂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一、强化顶层设计。一是加强规划对接。编制交通“硬联通”三年行动方案。2022年2月,对照《湖北省区域发展布局交通“硬联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印发并实施了《鄂州市区域发展布局交通“硬联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了近三年武鄂黄黄道路“硬联通”总体目标、分年度目标、项目完成时限及责任单位等。制定交通发展组年度工作计划。为加快推进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根据鄂州市推进武汉都市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制定了《鄂州市推进武汉都市圈发展交通发展组年度工作计划》,梳理了年度交通发展组推进项目清单,明确了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时限及责任人。做好武汉新城与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规划工作。为更好服务武汉新城建设,支撑武鄂黄黄交通一体化发展,初步拟定《武汉新城与鄂黄黄“三纵三横”快速道路系统建设一期二期工程推进时限责任清单》。清单初步明确了我市境内道路系统规划里程约189公里,估算总投资约240亿元,分期实施。抓好补链强链编制工作。积极配合黄冈市做好《黄冈—鄂州—黄石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同时,作为牵头单位,做好《鄂州-黄冈-黄石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三年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目前方案初稿编制工作已完成,2月10日已报送省交通运输厅审查,计划2月底报送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力争入围。二是强化工作领导。我市成立了推进武汉都市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任交通发展组组长,负责统筹协调交通组日常工作。制定完善了武鄂交通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明确了武鄂连接线项目“一路一策”方案。市委书记孙兵多次赴汉对接城际连接线建设工作,现场办公,统筹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分管副市长、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多次主动带队到武汉市及东湖高新区对接推进两市主通道和城际连接线建设。同时,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领导及交通部门负责人也多次应邀来我市商讨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目前,我市交通部门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相关部门已建立了每月一次的对接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解决城际连接线推进过程中遇到的诸如规划、征拆、建设标准、道路名称等困难与问题。三是倾心倾力打造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国家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三江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有序推进,做好示范工程验收工作。制定了《鄂州花湖机场(专业性货运枢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大力发展空空中转、空路联运方式。2022年11月16日,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文明确了该项目已成功纳入国家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项目名单。
二、加快武鄂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方面:武鄂市域铁路项目、红莲湖轨道交通(武汉地铁30号线鄂州红莲湖段项目)、梧桐湖轨道交通(武汉地铁13号线未来科技城站向南延伸至鄂州梧桐湖项目)均已委托铁四院正在开展前期研究。武鄂市域铁路项目已纳入了《湖北省“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积极对接武汉新城规划,争取省发改委支持,采取有利于我市的线路方案。积极跟踪对接省发改委,待机场高铁联络线方案确定后配合开展前期工作。高速公路方面:鄂州机场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已于5月1日正式通车。武阳高速鄂州段主体工程已基本贯通,预计年底前具备通车条件。武汉新港高速已于9月30日开展主体工程建设。鄂州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1.1亿元,主体工程建设提速。普通干线公路方面:S203鄂州段(机场快速通道)已于10月1日通车。G316杜山至葛店段改扩建工程工可、初设均已获批复,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和用地报批工作。G106鄂州至黄石铁山段改建工程已完成工可报告编制,正同步开展用地预审和选址论证。积极推进武汉都市圈核心区快速通道(横一)(吴楚大道市政化改造)、武汉都市圈核心区快速通道(横二)、S347等项目前期工作。城际连接线方面:我市与武汉东湖高新区对接城际连接线项目共计10个,2021年已开工6个,2022年已新开工4个。截止目前,华容区未来三路、左庙路已建成通车。葛店开发区人民西路已完工,华容区高新六路、高新七路、望湖一路、未来二路,葛店开发区高新五路、葛店大道已基本贯通。葛店开发区短咀里湖桥正在开展桩基施工。水路建设方面:鄂州市境长江岸线五大港区已全部纳入武汉新港规划建设范围,三江港按要求已将全部港产划归新成立的省港口集团统一管理。2021年9月16日,湖北省港口集团三江港正式投入运营,这是湖北省港口资源整合后开通的首个港口。目前可与周边城市长江岸线码头实现万吨级船舶常年相互停靠。全面启动鄂州港总体规划《2018-2035年》规划修编工作,2022年10月规划修编工作获得了省政府同意。协调配合完成了长江航道整治“645工程”,目前鄂州港可与周边城市长江岸线码头实现万吨级船舶常年相互停靠。中国航油鄂州机场供油工程航油码头2022年6月30日竣工验收,目前已建成投入运营。城际公交方面:2022年6月,我市印发了《武鄂同城公交卡一卡通用实施方案》。8月,武汉一卡通已分别与我市交通运输局及4家运输企业签了合作协议。10月21日,我市交通运输局、财政局联合印发《武鄂同城公交卡一卡通用财政补贴实施方案》。2023年1月1日起,“武汉通公交卡”在鄂州正式上线。
三、着力破解要素制约。一是全面优化政务服务。对标全国全省先进,市级178项交通运输政务服务事项压缩时限80%,34项证明材料实行告知承诺,118项证照材料“免提交”。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许可由审批改为备案,港口经营许可等6项审批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12项优化审批服务。21项道路运输高频事项实现武汉城市圈“跨市通办”,5项实现“跨省通办”。“我要开物流(货运)公司”在线办结184件。试点“汽车维修开办一件事”并全省推广,减少办理时间17天,减少跑动5次,累计办结46件。二是设立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鄂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A级物流企业按等级分别给予10万元至100万元资助,对国家级、省级重点物流企业分别给予80万元、50万元资助,对冷链和新能源等设施设备升级最高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对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相关工作经费予以保障。三是出台公路货运企业扶持政策。2022年10月,我市《关于印发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稳住全市经济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规模以上货运企业在获得省级奖补政策的基础上,对2022年8月至12月符合条件的新进规公路货运企业,市级配套给予不高于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在我市已依法设立且进规的公路货运企业,市级财政根据周转量或增长量排名位序,给予20万元一次性补助。四是出台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政策。除享受物流专项再贷款外,对于物流仓储等困难企业使用纾困基金贷款的,市财政按0.5%年利率予以贴息;对2022年8月至12月物流专项再贷款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人贷款市财政给予1%的贴息,切实降低物流企业融资成本。五是出台网络货运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印发《关于支持网络货运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自2022年2月起五年内,按每月网络货运企业对地方财政贡献情况给予奖励,年度奖励资金最高为网络货运企业当年对地方新增财政贡献,用于奖励网络货运企业地方财政贡献的资金比例不低于98%,切实支持新业态企业做大做强。
四、高质量开展区域协同立法。以促进武汉城市圈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为“切口”探索开展区域协同立法,2022年我市起草完成了《武汉城市圈公共交通一体化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6月9日《条例》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形成议案报送市人大常委会。7月6日至7日,武汉都市圈区域协同立法第二次联席暨《武汉城市圈公共交通一体化促进条例》立法研讨会在我市举行,对《条例》进行了修改讨论。8月29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武汉城市圈公共交通一体化促进条例(建议表决稿)》,已呈送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感谢您对我市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鄂州市交通运输局
2023年2月27日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39 ICP备案:鄂ICP备05017375号 主办:鄂州市交通运输局 联系人:办公室 联系电话:(0711)3223922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吴都大道69号 点击总量: |